科技情報
-
傳「蘋果春季佈道大會」於3/23登場,並發布新款iPad Pro、AirPods、AirTags、Apple TV
農曆三月是大甲媽祖遶境,每年都有幾十萬信徒前去朝聖,足見其香火之鼎盛;然而,國曆三月底到四月初這段期間,全球也有一群人捧著信仰,殷殷期盼著某顆水果的最新消息,沒錯,就是那間蘋果(Apple)公司,以過往經驗來看,蘋果都會在三月底四月初的時候,舉行春季發表會,不過,雖然蘋果常透過該發表會來發布新聞,但有時候只是透過新聞來發表而已,本次蘋果春季發表會,經多名爆料大神指出,將會在本月底3月23日時舉辦。 最早是中國DuanRui在推特上透漏,他說:去年OnePlus發表會與蘋果春季發表會撞期,今年的One Plus 9又和蘋果春季發表會撞時間,而OnePlus 9的發布時間就是3月23日;而這個消息,隨後馬上被蘋果爆料大神Jon Prosser也附和,以數字「23」暗示蘋果春季發表會的日期,並補充本次將會看見AirTags、iPad Pro、AirPods、Apple TV等新品。 依據蘋果最新釋出的iOS 14.5 beta 3來看,蘋果已經在「尋找」App中加入「尋找遺失裝置」功能,因此本次發表會中將會推出的產品,AirTags的呼聲極高。 關於iPad Pro的傳聞也是繪聲繪影,郭明錤在分析報告中指出,蘋果將會全新12.9吋iPad Pro,並且搭載A14X晶片、Mini-LED面板、以及支援5G,郭明錤還提到iPad另外一個分支:iPad Mini 6。螢幕大小大概會是8.4吋至9吋之間,並一樣使用Mini-LED面板,且多方消息都指向:iPad Mini 6將會在2021年上半年推出。 不過,根據外媒報導,蘋果可能將在2022年升級旗下系列顯示器,包含iPad、MacBook皆會使用OLED面板(目前僅有iPhone X/12系列改用OLED螢幕),並在某些高階產品中使用XDR Display等級的Mini-LED。 雖然多項消息都說,蘋果將會跳過OLED面板,讓MacBook、iPad系列直上Mini-LED面板,但小編認為,依據蘋果定價越來越高,除真果粉之外,難以下手的消費者大有人在,而參考庫克過往的經營模式,推出一個價格平易近人的版本也是有可能的,且iPad系列的分支也是非常多:iPad Air、iPad、iPad Pro、iPad Mini,4個產品在價格上也有分支,因此在規格上,OLED面板與Mini-LED面板的搭載,可能會用以界定款式或初中高階,但MacBook系列的話還是先別想了,畢竟已經有MacBook Air了。 而在AirPods系列方面,這可能不只果粉們關心,應該所有拿iPhone的玩家們都很關心,前陣子有流出AirPods 3的無碼高清照,外型將會類似AirPods Pro,並且將會引入可更換式矽膠耳套,混合耳塞式與入耳式的設計,並搭載H2晶片,主動式降噪也仍舊留存。 至於Apple TV,從2017年開始就沒推出新品了,但在去年有消息傳出,Apple TV 4K將會有大幅度更新,並且搭配新款遙控器,也有傳言指出,新款Apple TV將以A12晶片/A14X晶片作為分野,推出兩款Apple TV機型,並且內建U1晶片,能讓Apple TV具備和HomePod Mini一樣的智慧型管家功能;而蘋果也正在積極開發強化Apple Arcade遊戲訂閱的技術,強化Apple TV硬體與遙控器,並且打算推出一款能夠抗衡《薩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的作品。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這次不是擠牙膏而是超前部屬,Intel疑似第14代處理器Lunar Lake現蹤
目前Intel在桌上型處理器產品在規劃上,除了即將上市的第11代產品Rocket Lake外,還預計在下半年推出用上10nm製程的第12代處理器Alder Lake系列。 而在第12代產品之後,Intel對此並沒有提供太多的資訊,僅知道第13代產品的代號將稱作Meteor Lake,此外疑似第14代產品的開發代號也出現在近期驅動程式的更新中。 在Intel提供給Linux平台或虛擬系統的Intel Gigabyte NIC的網路驅動更新「e1000e」中,程式支援的處理器列表中赫然出現了名為「Lunar Lake」的產品代號,雖然這款代號尚未出現在Intel的開發簡報上,但依照Intel的命名規則和曾經的爆料,這很可能就是Intel的第14代產品。 關於Intel第14代處理器的相關訊息相當稀少,除了有可能會捨棄現今行動版和桌面版處理器不同製程與架構的設計,改為統一設計之外,製程上也很可能會和第13代的Meteor Lake一樣採用台積電5nm或Intel 7nm製程,並支援PCIe 5.0和DDR5記憶體,至於推出日期上則預計會是在2022~2023年之間。 然而在這之前,還有謠傳指出Intel還會在第12代與第13代處理器之間插入一個12.5代的Raptor Lake的處理器系列,不過因為Raptor Lake不曾出現在Intel的任何開發簡報上,同時也沒有像是這次出現在任何程式的支援列表中,所以尚無法確定其真實性就是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最高搭載8大+8小核!Intel Alder Lake行動版本產品陣容曝光
自從Alder Lake消息開始逐漸曝光後,相信I家粉絲們都在期待這顆Intel第12代處理器,不僅採用全新大小核架構,對於桌上型平台來說,擺脫14nm+++來到10nm SuperFin製程更是令人為之振奮(趕快跟上對手腳步吧!),讓人更興奮的是預計今年下半年就會與大家見面。 近日有大神再度曝光了Alder Lake行動版的產品陣容,如先前謠傳一致,Alder Lake分為M、P、S三個類別;在Alder Lake-M方面細分為5-7W的M5與9-15W的U9系列,前者M5最高採用1C+4c(單顆大核+4顆小核)+64EU主要是用於平板電腦,後者U9採用高達2C+8c+96EU設計來用於超薄筆電。 而在Alder Lake-P方面有U15、U28與H45三個系列,U15同樣採用2C+8c+96EU,不過功耗可達12-15-20W,比起U9能提供更好的效能,U28與H45則是採用6C+8c+96EU,同樣從功耗與命名方式來看後者屬於較高性能的版本,可能會取代目前所知的Tiger Lake-H35系列,這些型號沒意外的話主要會用於商業甚至是入門電競筆電。 最後Alder Lake-S方面目前僅有H55一個系列,45-55W的功耗搭配8C+8c,另外從僅有32EU配置來看,這系列可能大部分會搭載於電競筆電上(因為都會搭配獨立顯示卡所以不需要太多的EU)。 Alder Lake Mobile pic.twitter.com/NXJ0Hk1EJb— HXL (@9550pro) March 6, 2021 整體來看,這次Alder Lake由於大小核架構緣故,在各種排列組合下,整體產品陣容上能更加細分、豐富,而在Alder Lake-S方面或許還有更高性能的成員在等著玩家們也說不定;雖說近日筆電的Tiger Lake-H與桌上型的Rocket Lake-S即將現身,不過小編認為沒有急迫要換電腦的需求,還是再耐心等等Alder Lake登場也不遲。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解缺貨之急?傳AMD也將推出基於RDNA架構的專屬礦卡!
NVIDIA在上個月宣布,即將推出沒有顯示輸出功能、也無法進行繪圖工作、只針對挖礦需求的CMP HX系列顯卡,同時把RTX 3060的挖礦效率砍半,甚至接下來出貨的RTX 30系列,都將挖礦效能調到只剩50%,就是為了能讓玩家們能夠買到RTX 30系列的新顯卡;紅色陣營方面,AMD除了上週宣告的將在3月18日開賣的RX 67000 XT之外,現在也流出可能將推出礦卡的消息,來向礦工低頭。 在去年10月份時,在AMD GPU的Linux更新檔中發現,有一張採用Nvai 10核心的顯卡,但其中與其他Navi 10核心的RX 5700 XT、RX 5700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這張神秘的顯卡並不支援Display Core Next(DCN)和Video Core Next(VCN)引擎,也就是沒有顯示輸出功能。 而如今,根據Phoronix的消息,還是一樣從AMD最新的Linux驅動程式更新檔中發現,有張神秘的顯卡是採用RDNA架構中的Navi 12核心,並且一樣從驅動程式方面就不支援顯示輸出功能;而昔日關於挖礦這件事,AMD可是狠甩NVIDIA幾條街,但現在老黃Ampere架構的RTX 30系列,已經在挖礦市場上幾乎稱王了,畢竟RNDA 2架構對挖礦不太友善,現在又回頭搞RNDA架構,這不就是AMD拿來給礦工專用、且與CMP HX類似的系列顯卡嗎? 但依照Phoronix的說法,AMD這張神秘礦卡可能會採用Navi 10與Nvia 12核心混合GPU,NVIDIA的CMP HX也是這麼搞,將Turing架構與Ampere架構混合,弄出CMP HX系列顯卡,而AMD除了有可能跟進NVIDIA推出礦卡系列之外,也有可能會在接下來新出貨的Radeon RX系列,砍掉Hash率運算效能。 去年也有推特爆料指出,AMD專屬礦卡系列將會命名為RX 5700 XTB、RX 5700 B、RX 5500 XTB,不過不確定會不會保留「Radeon」的稱號,畢竟對手老黃可是新開了一個CMP HX系列,AMD或許也不會想要讓已經是電競招牌的「Radeon」名稱用在挖礦上。 只不過小編還是認為,為解缺貨之急,RX 5700 XTB也好、CMP HX也好,礦卡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全球半導體產能已經不夠,而且各產業也在互搶產能,才是顯卡缺貨主因。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硬體全面升級?!傳新一代Nintendo Switch將搭載7吋OLED面板、NVIDIA DLSS並於今年推出
任天堂遊戲主機Nintendo Switch自推出以來至今也滿4年時間,除了2019年推出過電力升級的小改款以外,在整體規格硬體上都沒有變動,不少玩家認為NS目前手提模式720P、TV模式1080P(有些遊戲鎖在900P)的效能已經逐漸落後,尤其在PS5與Xbox Series X/S這兩台次世代主機推出後,差距可以說是更加明顯(雖然兩邊定位上還是有些不同),確實NS也是時候該大改款了。 雖說任天堂對此消息到現在還是沒有透漏任何新一代主機消息,但近幾個月還是充斥著有關於新一代Nintendo Switch的傳言,近日彭博社就披露新一代Nintendo Switch將搭載三星7吋OLED面板(現款為6.2吋),至於在效能上手提模式依然維持720P,但TV模式如先前傳言一致,將會提升至4K,另外還有望導入NVIDIA DLSS技術。 雖然詳細硬體規格還尚未明瞭,但既然都提升到4K了,想必也是有一定幅度的升級,而在DLSS加持下,FPS表現相信會更加亮眼;至於推出時間據傳就是在今年(2021),另外透過其他知情人士消息,三星最早會在6月開始量產7吋720P OLED面板,最快7月就會出貨給組裝廠,若真屬實,要見到新一代Nintendo Switch大概要最快也要等到下半年。 新一代Nintendo Switch能有多少提升實在令小編相當期待,畢竟任天堂主機近年來一向都不是以畫質表現著稱的,但要是連畫質都能跟上次世代主機腳步,想必是更加有競爭力,或許到時推出後又會再現一波搶購潮也說不定。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玩家居然可以一鍵跳槽到Google懷抱?! Apple提供將iCould照片/影片轉移到Google相簿服務
雖然說Apple的iCloud雲端空間的備份功能相當強大,讓玩家在換新手機的時候,只要插上電、登入帳號之後就能幾乎完整地把舊手機上的所有資料進行轉移,但是iCloud提供的免費空間僅有少少的5GB,以現今無時無刻都要拍照、錄影的生活型態,這樣的空間真的是太少了,三兩下就用完了。 面對容量不足,在過去唯一的選擇就只能選擇「課金」擴充容量,或是選擇手動轉移到其他雲端空間來釋放容量,讓玩家只能在花錢和自找麻煩之間做選擇;不過近期Apple開放了全新的轉移服務,讓玩家能夠一口氣的將雲端上的照片轉移到Google相簿中。 這項新推出的轉移服務並不是以App的形式存在,而是要到Apple的提出申請,玩家能在網頁上看到一個「取得資料副本(Get a copy of your data)」的選項,點擊並登入帳號之後,頁面會列出可以轉移的一系列資料,選擇相簿照片並將轉移目的地設為Google Photo,然後登入Google帳號就算是完成申請了。 由於是透過申請的方式來進行轉移,所以過程需要等待3~7天讓官方進行審核,同時玩家也必須確認Google帳號裡的空間是否足夠,否則中途空間如果用完了,轉移就會自動停止,當然這部分系統會先替玩家進行估算轉移所需要的空間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檔案都能夠隨意搬家,像是Live Photo、Smart Album、共享檔案、特定的RAW都是無法轉移的,另外如果單張照片經過多次編輯,系統就只會轉移最後一次編輯後的照片,至於已經轉移到Google Photo的相片會在檔名前加上「Copy of」的字樣,好方便玩家區分。 目前這項服務還尚未在台灣開放,所以玩家如果進到網頁中的話只能選擇下載所有照片,是不能進行自動轉移的,而且Apple也沒有明確的表示轉移的照片是以免費的高畫質照片或是原始檔案進到相簿之中,所以理論上這項功能是提供給想要跳槽的玩家,而非是用來提供更多元備份選擇的。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老黃刀法砍規格也砍礦工,RTX 3080 Ti也要限制Hash率來對抗礦工?!
前陣子有消息傳出,咱們二公子的分身變體RTX 3080 Ti將在4月發布,並會搭載12GB GDDR6X,20GB的恐怕遙遙無期了,然而老黃雖然一刀砍在RTX 3080 Ti上,但也沒有忘記抑制比特幣、以太幣飛漲進而導致礦工掃貨的猖獗,老黃已在RTX 3060上砍了Hash率來降低挖礦速率,現在也傳出,RTX 3080 Ti也要引進相同的功能,來克制這些礦工的恣意妄為。 NVIDIA表示,目前現有的RTX 30系列顯卡不會受到Hash率限制技術的影響,但之後推出的「新貨」將會加裝限制,以對抗礦工,並且RTX 3070 Ti(咦?)也會如此,不過,問題來了,現在顯卡的缺貨真的完全是因為礦工的影響嗎?不能說沒有,但其他原因呢? It will have 12G 19Gbps VRAM and an ETH mining nerf too.— kopite7kimi (@kopite7kimi) March 4, 2021 ▲推特大神爆料RTX 3080 Ti也將限制Hash率來對抗礦工。 只是,即便RTX 3060或是RTX 3080 Ti將限制Hash率來降低挖礦效能,但民間高手那麼多,破解也是一天兩天的事,如果虛擬貨幣崩盤的話,礦工當然馬上就把顯卡迅速變賣了,因此對玩家們而言,限制Hash率根本於事無補、治標不治本。 對比CMP HX系列顯卡,就已經擺明了專為挖礦而生,打Game的玩家或是創作者們完全不會考慮這系列,如果礦工真買來挖礦用,但等到要拋售時,是有人會買嗎?二手市場肯定乏人問津,老黃刀法對上無良礦工,到底誰勝誰負,玩家們除了有錢買不到顯卡而氣到牙癢癢之外,就只能隔山觀虎鬥,順便臭罵礦工,還能怎麼辦? 那會不會跟如今半導體產業產能受到限制,在有限的產能內,各產業又出手互相爭搶有很大的關係?只是目前半導體產業的產能受到疫情影響,且過去幾年業界對於製程工藝的投資與佈局不足,導致需求量大增,但卻跟不上市場需求量,因此礦工問題雖可小幅度抑制,但實際上問題仍在,什麼時候能解決?半導體產能恐怕在今年,還會繼續緊縮下去。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侵犯晶片生產技術專利,美國德州聯邦陪審團判Intel需賠VSLI 22億美金
近年來Intel可以說是諸事不順,不僅在晶片製程架構上遇到瓶頸、被網友戲稱是在擠牙膏...等之外,去年更是在桌上型電腦平台被對手AMD的Zen 3架構Ryzen 5000系列拉下最強單核處理器寶座,讓不少用戶們紛紛轉投向AMD懷抱。 雖說即將於月底升空的Intel全新第11代處理器Rocket Lake-S很有可能再次奪回最強單核稱號,不過製程上的瓶頸除了效能以外,功耗也是一大考驗,這也是目前Intel處理器令人詬病的問題之一,當然,Intel也知道該狀況,並且想設法解決。 但解決之路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走,2019年Intel遭到VLSI Technology LLC控告侵犯了兩項技術專利,在近日美國德州聯邦陪審團作出裁決判Intel敗訴,需賠償高達22億美金(約新台幣612億)給VLSI。 據了解,這兩項專利似乎都與降低晶片功耗有關,其中一項是可以透過兩個穩壓器在處理器不使用時切換到低功耗狀態,另一項則允許晶片在程序之間快速切換來提高處理速度。 目前該案子還未定讞,Intel對此判決勢必是相當不服,宣誓會再上訴,並表示VLSI拿出兩項10年間自己不曾使用的專利來要求賠償20億美金,無疑是對真正的創新者課稅,但事實上這兩項專利起初並非VLSI所開發,而是之前NXP從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 Semiconductor)收購而來,於2019年時才轉讓給VLSI,Intel這說法實在有點說不通。 而VLSI雖然主張Intel是故意無視這兩項專利,不過陪審團表示Intel並不構成故意侵權,不然賠償金額會再提高,但不管如何,要是最後上訴沒有翻轉,這22億美金的賠償金額將會是美國科技界史上最高金額的專利賠償案之一,小編只能在這祝Intel早日度過難關,好好的在Alder Lake上展現黑科技來挽回玩家們的信心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AMD再出招,RX 6700 XT於3/18降臨中階顯卡戰場、Ryzen 3000系列也將可用SAM黑科技!
無論是在高階、中階還是入門顯示市場,NVIDIA都已接連推出RTX 30系列4位公子出來應戰,分別是RTX 3090、RTX 3080、RTX 3070、以及4公子RTX 3060與其分身變體RTX 3060 Ti;再來看看紅方陣營,AMD端出了RX 6900 XT、RX 6800 XT、RX 6800,因應高階玩家的需求,而除了真香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多餘的形容詞? 然而在中階與入門市場遲遲未應戰的AMD,終於在Where Gaming: Ep.3中推出了RX 6700 XT,當然,同是RX 6000系列一夥,RT 6700 XT亦使用了RNDA2架構,具備40個CU、Game Frequency達2,424MHz,並且具備96 MB Infinity Cach,在功耗方面,與RX 6800相比,從250W降到了230W,記憶體的話,則調為192 bit,搭載12GB GDDR6記憶體,更支援AMD黑科技SAM(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 RX 6700 XT來勢洶洶地降臨戰場,矛頭抓準了RTX 30系列的三公子RTX 3070不放,在AMD所釋出的官方測試效能數據上,RX 6700 XT在1440P解析度上,並且在設定最高畫質的條件下,《刺客教條:維京紀元》的FPS來到82幀、CyberBug....Cyberpunk 2077的FPS則有71幀,《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能達到97FPS幀率,說起來將會完全輾壓RTX 2080 Super。 而在開啟SAM功能之後(但沒有開啟光追)的情況下,也與RTX 3070與RTX 3060 Ti打得有來有往。而RX 6700 XT預計將在3月18日上市, 售價約為美金479元,大概是台幣1萬3上下,加上鬼島稅的話,可能會落在1萬5左右。 當然在3月18日上市的RX 6700 XT,除了公版卡之外,各家廠商也會在當天推出AIB自製卡,並且「供貨量」會比上一波的RX 6000系列還要來得多,不過AMD似乎忘記了如蝗蟲般的礦工,相比NVIDIA砍了RTX 3060四公子的挖礦效能,AMD似乎沒有任何阻止礦工的計畫。(啊這樣小編好奇,供貨量提升、礦工一來,還不是一樣意思?) 除此之外,本來SAM技術是只能在Ryzen 5000系列與RX 6000系列合璧之下,才能使用的黑科技,但在Where Gaming: Ep.3上,AMD丟出了另一個重磅消息: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也可以透過SAM技術獲得效能加成,最高能額外獲得16%的提升,玩家們只須更新Radeon Software驅動與主機板BIOS即可使用,不過,到底什麼時候可以用呢?關於這點,AMD還在賣關子。 對了,跟各位玩家分享一下,昨天小編隱隱約約、半夢半醒,好像夢到女朋友送給小編一台Ryzen 5000系列與RX 6700 XT的3A平台筆電,但醒來發現什麼都沒有,一個心情失落啊,害我今天上班差點遲到。(哭啊)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Intel 11代Rocket Lake-S Core i7/i9規格細節曝光,預計3/16正式發布、3/30首波開賣及效能解禁
果然外媒比較凶猛一點,不鳥NDA這項規定(或是其實沒簽),看看德國那家mindfactory直接開賣最新的11代就知道,其實說穿了,先賣先賺很正常,各自解讀NDA規範,其他問題就之後再說,哈! 先不管已經賣了120顆的Core i7-11700K這件事,外媒wccftech更直接地把最新11代的Core i7/i9規格細節公布,總共10款版本的細項通通一次揭露,反正Intel都打算在3/16正式發布、3/30正式開賣了,也沒差提早幾天公開了(果然國外比較強悍XDDD);從公布的列表中可以看到在Core i7跟Core i9兩區塊都分別提供有5款版本:K、F、KF、T以及無贅字版,按慣例大家也都清楚這幾個版本的差別,核心則是清一色都8 Cores(16T),TDP則是以T版的35W為最低、最高為K/KF的125W,記憶體DDR4的支援則是拉高到了3200,總算這部分不在像之前那樣一直被詬病了,換句話說,玩家在選購DDR4時,DDR4-3200的版本也將是最基本標準了。 另外從表中可以看到的是Core i9-11900K/KF的單核5.3GHz(11900F/11900則是單核達5.2GHz),全核則是可以達到4.8GHz,看來Intel的確是將這款11代處理器寄予厚望,只是如果從i7/i9就已經多達10款版本來推論,那往下的Core i5跟i3會不會也同樣有各5款版本?一次推這麼多款的情況下,面對即將在今年底前登場的12代Alder Lake大哥,同樣的更期待心理,現在入手11代到底合不合適就值得思考一下,畢竟預算有限之下,一年花2次錢(而且連主機板也要換)到底是考驗荷包深度還是考驗信仰力的充值高度? 認真說,除了單純單核心的頻率高達5.3GHz之外,11代的Xe內顯大概是另一大特色,終於可以撇除萬年UHD的低效能限制,也有機會可以對打AMD不能單賣Ryzen Pro 4000系列的小缺憾,或許在這段Ryzen 5000系列仍舊缺貨的時間段裡,早點開賣11代處理器將會是搶佔先機的機會點,不過,身為最後一代14nm+++的Rocket Lake-S是否能夠在吸引玩家的聚焦,就得看實體登場之後在效能上面有多給力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